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家门口”的小饭店、水果店、电瓶车行等虽然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但这些店面却时常将公共人行道甚至车行道占用,作为经营场地,不仅妨碍他人通行,带来安全隐患,也影响着市容环境。综合执法队的整治短期内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整治后仍然会出现“回潮”现象。如何才能长“治”久“安”?
近日,老西门街道牵头,依托“零距离家园”理事会平台,召集街道综合执法队、城建中心、城运中心、居委会、小区业委会、物业、律师以及违法当事人等共同参加的一场听证会,进行民主协商,提升社区软法治理成效。
会上,街道综合执法队和南鼎建国业委会介绍了辖区内阿彭车行的跨门营业的违法情况。原来,建国新路上的阿彭车行长期存在跨门营业、占道堆放、维修电瓶车等违法行为。小区物业也曾多次劝说无果,但因阿彭车行虽在小区红线范围内,但因修车位置在楼栋外部,因此物业也不便过多管理。而街道综合执法部门也曾现场对违规设置的遮阳篷以及堆放在外的物品进行了拆除及清理,但也只能起到短期效果。
市法治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刘志立律师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后指出,阿彭车行所占据的区域属于小区物业公共部位,归全体业主共同共有,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擅自利用物业共用部位进行经营属于违法行为,小区物业有义务及时制止并告知业委会,否则将承担连带责任,监管部门将对小区物业和物业经理进行记分处理。
经过专业律师的解释,小区物业经理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表示今后将会同居委会、业委会共同对阿彭车行相关行为加强监督管理。而阿彭车行的店主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认识到长期以来跨门经营行为的违法性质,表示将立即积极配合居委会、小区业委会和物业的改造计划,并现场签署承诺书,承诺将马上维修操作移至店内,同时还对经营模式进行调整优化。
短短几日内,阿彭车行店主就兑现承诺,主动对违法行为进行了整改,恢复了小区周边环境。
目前,老西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正由点及面开展了针对区域内电瓶车经营店铺的专项整治行动,对电瓶车经营店铺逐一上门进行检查,规范店铺门口车辆停放数量,对其占用周边公用部位和违章搭建的行为进行查处。在此基础上,延伸整治范围至各快递站,要求其装卸货时,做到快递不落地。并将装卸货时间提前至上班高峰时段之前,做好门责管理。
在加大各类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商户自觉遵守各类门责规章制度,保持街区良好的市容环境的同时,老西门街道也将继续依托“零距离家园”理事会平台,对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房屋使用安全、环境绿化等公共事务进行民主协商,促进“法治”与“自治”的融合,提升社区软法治理成效。